鸡弧菌性肝炎的诊治

   2014-04-10 1559
核心提示:某地出现一种鸡只零星死亡,剖检呈现肝出血、坏死性肝炎,发病率低、死亡率低及慢性经过为特征传染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化验室
 
    某地出现一种鸡只零星死亡,剖检呈现肝出血、坏死性肝炎,发病率低、死亡率低及慢性经过为特征传染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化验室诊断及治疗诊断确诊鸡弧菌性肝炎。
    
  一、发病情况
    
  鸡群整体正常,个别鸡只出现腹泻死亡,饲料转化率低,病程较长,最长可达数周,死亡率在0.5―2%之间,久治不愈,个别鸡机体消瘦,发育迟缓。
    
  二、临床症状
    
  本病呈慢性经过,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鸡群精神倦怠、严重者呆立缩颈、闭眼,对周围环境敏感性降低;羽毛杂乱无光,发病鸡多呈现先拉黄褐色稀便,后呈浆糊样,继而水样便,部分鸡可呈急性死亡。时间较长病例,呈现脱水,消瘦、陷入恶病质。
    
  三、病理变化
    
    机体消瘦、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或黄褐色、质脆、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慢性经过肝脏表面散布星状坏死灶及菜花样黄白色坏死区,有的肝被膜下有出血囊肿,或肝破裂而大出血,致使肝表面附有大的血凝块或腹腔积聚大量血水和血凝块。胆囊肿大,充盈浓稠胆汁;个别病例脾脏上出现肉芽肿;其它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四、实验室诊断
    
  1.病料采集 在无菌条件下抽取胆汁,或采取肝、脾组织用于病原分离。
    
  2.培养 将病料划线接种于10%血琼脂平板上,在10%CO2环境中培养24―72小时,可见到细小、圆形,呈半透明或灰色的菌落。染色镜检,见到螺旋状或S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五、药敏实验
    
  本菌对头孢噻肟钠、丁胺卡那、新霉素高敏,对金霉素、磺胺嘧啶、喹乙醇、氟哌酸等不敏感。
    
  六、治疗
    
  1.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定期清理料槽水槽;每天用双链季铵盐消毒一次。
    
  2.用丁胺卡那和甲硝唑拌料,连用3-5天,对较重鸡群用头孢噻肟钠饮水,并配合多种维生素。
    
  经过治疗,鸡群全部恢复正常。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