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囊宫科绦虫病的病因及症状

   2015-04-26 2527
核心提示:囊宫科绦虫寄生于世界各地的鸟禽类和哺乳动物。在中国家鸡体内已发现变带属漏带属及显宫属的一些种类。本科绦虫亦可偶尔见于鸭
       囊宫科绦虫寄生于世界各地的鸟禽类和哺乳动物。在中国家鸡体内已发现变带属漏带属及显宫属的一些种类。本科绦虫亦可偶尔见于鸭、鹅体内。
    病因/病原:
    形态特征 楔形变带绦虫成虫体长2.5~3.5毫米,宽约1毫米,略呈三角形或纺锤形。吸盘上无钩,吻突上有吻钩12~14个,排成一排,吻钩长25~32微米。生殖孔有规则地左、右交替开口于节片边
    缘的最前部。睾丸数目12~15个,横列于节片后缘。子宫囊状,虫卵单个存在。此外,在我国家鸡体内尚发现热带绦虫、少睾变带绦虫、漏斗漏带绦虫及清明显宫绦虫。
    流行病学:
   生活史 楔形变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为异唇属、环毛属和飞蚓属等属的蚯蚓。似囊尾蚴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需14天。鸡吞食含有本种绦虫似囊尾蚴的蚯蚓而遭受感染。
    症状:
    由于虫体对肠壁及其黏膜机械刺激,以及虫体分泌毒素的作用,引起鸡消瘦、拉稀、四肢无力等症状。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