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样关节病的分析

   2012-10-07 1283
核心提示: 1、病原 粪肠球菌(E.faecalis),该菌可能有多种致病菌株和血清型(Philipp等,2000年)。 2、流行特点 1992年在荷兰的重型罗

   
           1、病原

    粪肠球菌(E.faecalis),该菌可能有多种致病菌株和血清型(Philipp等,2000年)。

    2、流行特点

    1992年在荷兰的重型罗斯蛋种鸡和法国的一群罗斯蛋鸡中,发现了一种从临诊症状上不被人们所熟知的关节性疾病。荷兰在1996—1997年流行本病时,褐色小母鸡发病率最高。本病无季节性,多见于5~6周龄鸡,发病率一般为1~4%,有时可达到20%,肉种鸡也见零星发病。实验证明此病可能存在垂直传播。

    3、主要症状

    体形变小,步伐僵硬,单侧或双侧性胫股关节增大,有的胫跖关节变粗。

    4、剖检特征

    肝脏肿胀,呈青铜色;脾脏肿大、苍白。剖开关节腔,可见浅层关节软骨和关节囊周围组织上有橘黄色物质沉积。

    5、实验室诊断

    从本病分离到有活性的粪肠球菌,通过静脉内、关节内、腹腔内接各于6周龄褐羽蛋鸡,可以复制出淀粉术关节性病变;肌肉内接种1日龄雏鸡,有60%出现严重的生长抑制和关节炎,出现淀粉样关节病的约有40%(Landman等,1999年),然而并不是分离到每一株粪肠球菌都能引起广泛的淀粉样关节病。关节内注射纯弗雷德佐剂,可引起淀粉样沉积物的广泛形成;又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菌、大肠杆菌也有可能引起关节淀粉样病变,但这种情况很少见。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法(PFGE)对淀粉样病变、非致淀粉样病变及与淀粉样病变相关的,由一些欧洲国家分离到的粪肠球菌进行染色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定型过程中,发现所有的致淀粉样病变和与淀粉样病变相关的粪肠球菌分离物,有相似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表明它们属同克隆传递。

    6、预防要点

    该病系近几年在少数国家发现,并正在积极研究中。有关对本病的全现认识和采取得力措施,尚有待实践。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