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的病原

   2012-10-07 1018
核心提示: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属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该病毒具有单层衣壳,不具有囊膜,因此对于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根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属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该病毒具有单层衣壳,不具有囊膜,因此对于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IBDV可分为两个血清型,其中血清2型对于禽类没有致病性,与血清1型之间也没有交叉保护。所有的具有致病性的毒株及疫苗都是血清1型。80年代以来在美国又发现了与经典的血清1型毒株在致病性和抗原性都有较大差异的变异株,变异株能够突破标准血清1型母源抗体的保护导致鸡群发病。欧洲则出现了抗原性与经典株基本相同,但致病性却高得多的超强毒株(VVIBDV)。已经证实,我国不仅存在类似于欧洲的超强毒株,也存在类似于美国的变异株。这使得我们在该病的防治上必须选择与变异株有着较高的交叉保护率的毒株。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