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会后,看下半年的机遇所在

   2018-08-02

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7月31日召开。

对于这场决定了14亿中国人下半年吃肉还是喝汤的会议,政事堂选取几个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些观点。

首先呢,整个七月,一共召开了四场重要的经济会议,分别是:

7月2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会议

7月1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

按照重要程度和决策机制的排序,四场会议中,四》二》三》一。

其中,除了第二次会议之外,其他三次都是在讨论经济,因此我们对比一下"去杠杆"。

在7月2日的金融委会议上,审议了金融办的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在7月23日的国常会上,"去杠杆"一词被去掉,在7月31日的政治局会上,重提"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

因此,从决策机制和预期来看,"去杠杆"并不会转为市场上舆论中的"大水漫灌",股市也不会因此而复苏。但是,原计划三年结束的行动方案,也很可能因此要延长,也就是L型会持续的更久。

对于风险攻坚战"可能延长"的原因,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今年四月份与七月份的两场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

这两场会议,对于经济的措辞,由相对乐观变得相对谨慎,4月会议时,连用了五个"",来形容经济"中向",而7月会议时,五个""字不见了,改用了六个""字来取代。还从4月"中向",向7月的"中有"改变。

此次7月变化的原因很明确,就是"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4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前,中美一度把筹码打到1000亿美金。不过,双方也准备好了5月初的高级经贸谈判,因此,上次在国际方面,只说了一句"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

而7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说了"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战火大概率是有加码的可能,大家自求多福。

接下来,再聊一下大家都关注的房价问题。

这次7月的政治局会议,相比于4月,对于房价有了新的说法:

从"区域性调控",细化为"因城施策",从"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变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之前中央关于房价,只会说"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此次把"过快"二字去掉,也就意味着,从今天开始,全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敢涨价就会拿不到预售证(以及其他措施),全国房子近期都将摸到天花板,中央要兑现"说道做到"的承诺了。

毕竟, 想打赢对外的战役,必然要确保打赢对内的战役。政事堂还是那个观点,这两场仗,我方的决策层,都会坚持打到底。

贸易谈判是外事,不好搞,但房价是内事儿,参考今年6月的P2P,如果压不住,很可能就会人工引爆,至于哪些城市会引爆,老读者大概心理都能有点数。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国家想把房价砸下来,这是致命的错误,国家希望的是保持房价的稳定,这样才能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这一轮继续启动基建,本身就是替虚高的房价,夯实基础,挤压泡沫。

而只有遏制了房价的增长,才会引导社会资本抛弃躺着挣钱的幻想,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也就是解决13号财经委的议题。

当然,不要以为国常会中大提基建,就以为基建会大放水。基建的放水,一方面是要对冲遏制房地产导致的去产能,实际上还是为了维持稳定;而另一方面也要仔细研究,23号的国常会,是要落实13号财经委会议的,而那场会议的重心,就是发展关键核心技术。

因此这一轮的基建,除了农村能够获得利好之外,更大的利好,应该是高科技与新技术的"基建",因此科技国产化的很多基础领域都会迎来一波春天,而旧式城市基建中,可能也就环保有继续增长的空间。

至于普通人来说,把握农村的机会太难了,同样,当去库存和货币化棚改停滞之后,三四线城市就别碰了,而一二线也被锁死了最高售价之后,也没有了追涨普宅的意义。但是,随着高科技的大规模资金向一二线城市转移,因此未来的机遇,还是在一二线。

在此过程中,某些房产价值洼地上,部分地方政府为了遏制房价上涨,很可能会加速部分产品转型入市,因此很可能会有一波短期能把握的机会。不出意外,这也是中国个人投资房地产最后的一波机会。

至于未来的中国房地产,还是留给提速的房地产税吧......毕竟,这次靠财政加了那么大的杠杆搞基建,未来必然都是要连本带息收回来的。

反对 0举报收藏 0
相关基础行情
推荐基础行情
点击排行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