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对禁养政策的理解:正确吗?
早在去年,国家就规定了“禁养区”、“限养区”。而规定的“禁养区”主要落点还是在南方水网地区和沿海城市。“限养区”的评价依据,更多是在环境评估中是否达标,解决好养殖污染问题是矛盾的核心。
养猪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让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尤其是南方水网地区,地下水质受到严重破坏,直接导致饮用水质量的下降,同时还影响到南方以及其他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国家出台的“禁养区”和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密不可分。有可能养殖污染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才派出“环保评估小组”,全国巡视监督。
2.禁养政策:不等于不让养!
当养殖污染问题和地方环保相关部门人员“绩效考核挂钩”后,大量的小型养殖场被责令整改,甚至关停,地方养殖场强拆事件不断涌出。关于养殖场遭遇强拆,如何维权,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财产。这件事,笔者之前已经写过,不再赘述。
在我们惋惜养殖场被拆的时候,不妨想想,为啥被拆?环保不达标,养殖污染问题没解决好!
3.如何解决:养殖污染问题?
南方部分地区,采取了高架床养殖模式,把家禽的粪尿发酵成有机肥。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被“关停”的命运,但是棚舍造价高,养殖臭味大,依然并未解决!
发酵床养猪模式,再次走向了政策前沿。如金发酵床养猪技术,完美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粪便经如金菌的分解,可以转化为家禽的饲料,既解决了粪便的难清理问题,又降低了养殖的饲料成本。最重要最紧迫的,能确保你的养殖场:安全。
4.别让“禁养政策”乱了你养殖的心
近期,很多人在吐槽,国家的禁养政策,让农民没法活了。这种悲观情绪,让很多想搞养殖业的人,再度陷入观望。
谣言止于智者!事实上,国家不是在砸大家的饭碗。国家是一个大家庭,政府需要站在全国人民的角度看问题;国家,又是由无数的小家组成,人民是国本。只有合理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养殖户才能实现一劳永逸。
家禽需求,是刚性需求。不要被所谓的人影响了,进而,含泪离开养殖业。相反,今年的养猪业将会更加红火,养殖户减少,家禽产出变少,家禽能不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