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强强: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才能重塑世界格局

   2017-05-16

5月14日,中国最大的主场外交“一带一路”峰会胜利开幕了,宾主把手言欢,共话合作共赢,共同期望未来的和平和发展。

从西方国家兴起,陆地文化就走入了式微,海上文化崛起。海路相较于陆路,有着经过国家少,受人为因素影响小,船运装载量大,可以到达各大洲的各个角落。但人类毕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海洋文化落脚点归根到底还是陆地文化。海洋文化兴起后,人类过于关注沿海、沿江的发展,内陆发展得非常不理想。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既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也有“陆上丝绸之路”的复兴。“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相通的,这样从海上过来的货物可以最快的到达消费者的手里,可以加快贸易周转量。

以前有人质疑国家投巨资修建基础实施投资得不偿失,但殊不知中国之所以五千年历史不断代,就是因为中国历代统治者,稍微安定下来,就不停歇的做两件事:一是修路,二是建水利。路修到哪里,国家有效统治就到哪里;哪个地方水利修得好,哪个地方人民就安居乐业。文明得以生生不息。

中国这个“一带一路”是真的可以给沿线国家带来巨大好处的。多数沿线国家财力匮乏,基建能力较差,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也弱;帮助他们把国家干道修起来,把信息通讯架设起来,对于他们国家的发展太重要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真的是着眼世界和平发展的战略。

那为什么印度等少数国家会反对呢?

这里涉及到话语权的争夺问题。

既然是中国对外推广的战略,当然是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战略。印度是“有野心”的一个国家,认为自己有着足够多的人口,足够大的疆域,足够强的文化辐射,应该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印度认为自己被大英帝国殖民几百年,作为西方文化的“嫡传弟子”,说什么这次对世界的重塑,也该印度引领。这是印度对“一带一路”抵触的主要原因。

自古以来,武器和经济是塑造世界和国家、民族的两个重要利器。武器干净利落,可改造者改造之,顽固不化者杀之。经济貌似稍次之,被武器左右,奈何武器的根本基础,也还在经济。近代的地理大发现,让西方国家成功塑造了世界的格局,所赖者就是左手武器、右手胡萝卜。

而印度似乎太高估自己的斤两了。军事,印度不能自给;经济,印度连人粪牛粪都算作GDP才刚刚超越英国,指望它给各国修桥修路也不现实,自己的路桥恐怕还得指望别人呢。想和中国争夺话语权,不切实际。所以印度推出了替代中国“一带一路”的“香料之路”和“季风之路”战略,但在世界上除了南亚几个小国知道,谁还知道?而且这些小国都与印度三心二意,在积极推进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无他,中国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将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这些都是印度没有能力提供的。

中国之所以可以重塑世界格局,和我们军事政治经济独立自主密不可分。先辈为我们打下的这个独立自主的江山,真的是太重要了。

纯粹依靠暴力殖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时代国家交往需要互惠互利。这就为“一带一路”战略重塑世界打下了基础。我们不颐指气使,不干涉别国内政,而是输出这些国家发展所需的技术,进行基础实施投资,并和他们“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的成果,互惠互利。

欧美国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心理还是不平衡的。但这些国家都是千年老狐狸,非常现实,转变也快。天上的凤凰不如手里的麻雀,眼前的坎过不去,生存都成问题,何来未来发展?所以他们比印度更拥抱“一带一路”战略。

但也不可小看它们,毕竟“一带一路”对它们主导制定的规则和旧有秩序,可能构成颠覆和威胁,欧美国家是心有不甘的。但如果说“颠覆”,也都是在既有规则内的颠覆。历史的发展本身就是矛盾统一,新陈代谢、李代桃僵前进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存和发展,宁要狼一样的对手,不要猪一样的队友。中国几千年来一路前行,不断发展壮大,与匈奴、突厥以降无数游牧民族直至西方野蛮侵略势力持续的威胁和鞭策分不开。“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新时代的“一带一路”战略也是一样,我们需要真正的对手在盯着我们,需要他们给我们“找麻烦”,这样才能激发中华民族创新力和凝聚力,显示我们伟大的创造力。

反对 0举报收藏 0
相关基础行情
推荐基础行情
点击排行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